科技情報
-
時脈上看2.4 GHz?! Intel Arc Alchemist DG2-512EU再度現身Geekbench 5
準備要重回獨立顯示卡市場的Intel,其回歸的首發產品Arc Alchemist系列預計在今年就會登場,據先前在Intel投資者會議上所發表的訊息來看,可以確認筆電版將於Q1先行,而後是Q2的桌上型版本,工作站則是得等到Q3。 而隨著發布日期將至,勢必就會有不少相關消息曝光,果不其然,近期就有網友在Geekbench 5上發現了Intel Arc Alchemist的蹤跡,這部名為Intel Corporation CoffeeLake Client Platform的設備,搭載了Intel Core i5-9600K並使用Windows 11 Pro作業系統,雖說顯示卡並非明確標明Arc Alchemist,但從這張Intel(R) Xe Graphics顯示卡具備了512組EU來看,沒意外就是DG2-512EU。 Intel Arc Alchemist將採用TSMC N6(6奈米)製程,而DG2-512EU更是家族中最高階的版本,具先前的資訊綜合來看,這張旗艦卡雖然可能無法與RTX 3080、RX 6800以上這些怪物比拚,但至少也能與RTX 3070、RTX 3070 Ti一戰。 而DG2-512EU也不是第一次現身Geekbench 5上,早在去年就有不少測試數據曝光,不過當時OpenCL分數大約接近70000左右,以Geekbench 5的排行來看,大約是RTX 2060等級,而這次則是來到了85448分,而當中能看出來的差異莫過於本次測試最高時脈來到了2.4 GHz,比先前測試還要高出300 MHz,不過即便分數有提高,這成績也僅僅是約RTX 2070等級的表現,與RTX 3070的132182分還是有段不小的落差。 當然,這無疑只是工程測試版本,就連記憶體大小也只偵測到12.7 GB而不是原本的16 GB,要馬是工程版關係不然就是誤判導致,加上Geekbench 5的跑分並非完全針對遊戲性能來測試,所以對遊戲玩家來說僅供參考就好,一切還是得等產品問世後才最為準確。 況且說真的,在這一卡難求的時期下,就算DG2-512EU僅有RTX 2070的性能,只要軟體驅動、遊戲都完善的情況下,Intel再訂個漂亮的價錢,除非缺卡潮緩解(但應該很難...),不然應該還是會相當熱銷,或許最終也會淪為限組裝搭機才能買到的命運也說不定(哭)。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製程進度像趕火車、預計2025年量產Intel 18A晶片,並公開Raptor Lake、Meteor Lake和Lunar Lake的部分開發內容
為了盡快追上對手的進度,Intel正不斷地加緊處理器的開發進度,即使第12代處理器從上市至今也才經過了3個月而已,下一世代產品的相關謠言就已經開始流竄,如今官方也乾脆不忍、不繼續憋著了,一口氣把第13、14、15代乃至16代的產品規劃全部公開了出來。 如同早期爆料內容,第13代處理器的代號確認將會稱作「Raptor Lake」,在整體的架構上依然會與現有的第12代處理器一樣採用Intel 7製程,也一樣會繼續採用大+小核的設計。 根據規劃,Intel將會大幅增加E-Core小核心的數量,從現有的8C/8T翻倍至16C/16T,至於P-Core則繼續維持8C/16T的配置,總計核心數量來到24C/32T,且從實際展示的示範來看,E-Core的整體效能有著長足的進步,足以支撐起Blender中的圖像運算並將全部的P-Core核心保留給其他更繁重的工作,官方也表示處理器在實際效能(非裝飾用的IPC)上會有兩位數的成長。 此外,Intel也明確的表示13代處理器將能完全繼續沿用LGA 1700腳位,並且能夠相容600晶片組主機板,減少玩家接下來升級所需付出的成本,但按照Intel的慣例,未來應該還是會推出700晶片組的主機板就是了。 接著是第14代處理器的「Meteor Lake」部分,它在設計上將會迎來重大的改變,除了換上遲到已久的Intel 4製程(原7nm製程)外,整組晶片也將採用模組化的設計,第14代將晶片分為「三大區塊」:I/O區塊、SOC區塊和計算區塊,其中計算區塊又可以在拆分為CPU運算區塊和GFX圖像運算區塊。 Meteor Lake預計會使用全新的混合架構設計,因此還無法確定實際的核心數量配置,但透過更為先進的製程,處理器將會主打"更為省電"作為號召,且內顯將會升級為新一代的Battlemage DG3架構,並導入源自Arc顯卡的tGPU技術,號稱和現有的iGPU、dGPU內顯截然不同,有著能夠支援DX12 Ultimate、XeSS(Intel版的DLSS),大幅提升3D遊戲的運算性能。 第15代處理器Arrow Lake在規劃上堪稱是「趕火車」,直接放棄繼續使用Intel 4製程,但部分核心的設計依然會繼續使用台積電的3nm製程(可能是內顯或I/O)。Intel 20A製程將提升15%的每瓦效率,同時晶片區塊將從3塊變為4快,還會用上RibbonFET晶片蝕刻技術以及Power Via微型電路,預計會在2024年H1的時候推出。 最後16代Lunar Lake則會持續更新製程,改用Intel 18A來進行打造,Intel宣示它會是效能和省電方面的王者,預計在每瓦效能的將會比Intel 20A要強上10%,並用上改良版的RibbonFET晶片蝕刻設計,模組化的晶片區塊則提升為5塊,而且每個區塊還能依照產品的定位不同調整排列方式,大大提升晶片設計的彈性,這樣的目的很明顯的是為了進行晶圓代工所準備。 Intel預計會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完成第16代的研發測試,然後在第二季度的時候開始試產,不過即便一切順利,實際進入量產可能還得等到2024年年底,因此16代處理器的推出最快也可能是在2025年...如果沒有「又」跳票的話。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好端端的突然就不玩了,美光宣布旗下Crucial Ballistix系列記憶體退出市場
相信各位玩家即使沒用過也一定聽過記憶體巨頭「美光(Micron)」的名號,長年以來官方以Crucial作為消費級產品的品牌,在SSD、記憶體市場中頗具盛名,產品也不斷獲得大家的肯定。然而正當大家認為美光會繼續在DDR5記憶體世代中大展拳腳的時候,卻突然宣布要急流勇退了! 官方表示旗下Crucial消費級品牌的產品線將要進行調整,未來不會再推出Ballistix、Ballistix MAX、Ballistix MAX RGB等一系列電競記憶體相關產品,相關的重心將會轉移到JEDEC的普通版記憶體,至於SSD、外接式儲存裝置的部分都會持續正常販售,不受影響。 美光沒有表示退出電競記憶體的市場原因為何,不過從內容來看,實際停產的種類是掛上「Ballistix」品牌的電競版本產品,加上美光還未推出過Ballistix版本的DDR5記憶體,因此受到最大影響的主要還是侷限於DDR4記憶體,未來即便庫存賣完之後,一般版的Crucial記憶體應該還是會持續販售,所以如果無論如何就是要選擇美光的話,不論是DDR4還是DDR5,基本上還是買得到的。 然而在結束了Ballistix電競品牌的加持後,美光的記憶體在外觀上恐怕就不會有帥氣的散熱鎧甲包覆,也不會有華麗RGB,記憶體頻率的選擇上也會變得更為保守,講究效能的玩家只能自行努力手動超頻了。 雖說在這個世代交替之際退出能夠把對公司的影響降到最小,但對於品牌的粉絲來說,連入手的機會都沒有反而才是最大的噩耗…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規格不再落後一個世代,微軟的Surface Laptop 5可能會有AMD Ryzen 7 6980U版本和120Hz螢幕
微軟的Surface Laptop系列在過去向來都比較「偏心」Intel的處理器,使得搭載AMD版本的處理器型號總是晚一個世代,像是現在的Surface Laptop 4用的是Ryzen 4000U系列而非最新5000U,不過近期外媒流出一份相當完整的Surface Laptop 5技術規格表中發現微軟將會採用AMD Ryzen 6000系列的處理器,更在許多規格方面做出強化和改進。 從規格表來看,Surface Laptop 5依然會推出13.5吋與15吋兩種尺寸,兩者都會提供AMD和Intel的處理器可供選擇,不過在型號的選項上會略有不同,13.5吋的款式有Core i5-1240P、Core i7-1280P與Ryzen 5 6680U共三種處理器版本;15吋的則是Core i7-1280P和Ryzen 7 6980U。 值得一提的是,AMD在CES展上公布的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中並沒有Ryzen 5 6680U、Ryzen 7 6980U這兩顆型號,但從洩漏資料來看,可以知道它們分別採6核心和8核心配置,加上內顯稱作「Radeon Graphic Microsoft Surface Edition」,不排除這是微軟向AMD特別訂製的專屬型號。 此外,Surface Laptop 5的螢幕將導入自Surface Pro 8移植過來的「PixelSense Flow」技術,在保留招牌的Suface Pen和觸控功能外,面板更新率將提升到120Hz,同時對比度將提升到1500:1,更支援Dolby Vision Support 3的HDR影片播放能力,看來新的筆電在顯示體驗上應該是相當值得期待。 連結擴充性方面,Surface Laptop 5也有所改善,USB Type C連接埠的數量從1個變為2個,且這次終於補上了長年缺席Thunderbolt 4/USB 4.0功能,讓玩家在週邊連接上能夠更為便利一些,只是無線網路依然還是採用Wi-Fi 6標準而非Wi-Fi 6E,藍牙也是停留在5.1版本而非5.2,雖說這部分幾乎不會對使用者體驗造成影響,但多少還是感受到微軟在產品上不閹割就不痛快的尿性啊…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滯銷然後爆倉了,全球鬧晶片荒,Intel處理器2021年Q4庫存卻創新高
雖然我們仍處於缺晶片的窘境,但供貨緊張似乎不算個什麼事,顯示卡、處理器該出的還是照出,更奇怪的是,根據《DataCenterKnowledge》報導,Intel的晶片庫存連五季增加,去年Q4在倉庫裡躺著的處理器更是創下歷年新高,對照一下時間,Intel第12代Alder Lake-S處理器於11月4日開賣,這樣說起來,即便推出12代處理器,Intel也是無法挽回已逝去的聲望? 擁有可以自行生產半導體能力的Intel,因為可以控制產量,理論上的庫存量應該不至於那麼多才是,但卻佔Intel總營收的10至15%,而相對來看,AMD並沒有辦法自行供應半導體給自家的產品,只能依靠與台積電的合作,庫存量說起來應該是會更難掌控才對,但有趣的是,實際上AMD的庫存量卻只佔總營收的5%。 由此可知,從2017年開始,AMD處理器的市佔率暴漲,即便無法自行生產半導體,只能依靠代工,但與台積電的密切合作,卻在這5年裡無時無刻都在衝擊著Intel原先的龍頭地位,更別說還加入了開始自行研發個人電腦處理器的某家位於庫比蒂諾的生活風格公司。 另外在伺服器CPU的市場上,即使晶片持續短缺中,但因為雲端伺服器的規模與服務越來越詳盡、複雜,各家提供商包含Google、Amazon、Microsoft等等都在近年大力推動。 也因此,即便在個人電腦方面,Intel於推出12代之後,聲勢有稍微回溫的情況,與AMD仍僵持不下,但在伺服器處理器市場上,卻一直在流失,而AMD的伺服器處理器,卻在2021年第4季x86晶片的佔有率中,創下歷史新高25.6%。目前Intel目前擁有近27億美元的成品庫存,而 AMD所擁有的庫存卻僅有1.97億美元。 而在早些時候,Intel正式宣布,將以每股53美元的現金、總價約莫為54億美元收購半導體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並藉此再將IDM2.0戰略往前推一步,擴大自家的製造能力,並提供更成熟、更完整的代工服務,本收購案預計將在12個月內完成,不過即便加強生產能力、擴大代工業務,甚至能有更多的心力可以在研發先進製程工藝上,結果總算推進到7奈米之後,往前一看台積電已經在搞3奈米了,但如今看起來,「爆倉」似乎是Intel推行IDM2.0戰略之下,沒有預料到的危機。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Intel Core i9-12900KS價格曝光,至少750美金以上?!
Intel 12代Alder Lake在性能全面提升,售價上漲幅度又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說是來勢洶洶,逼得對手不得不降價來維持香氣,而官方也在CES 2022發布了更旗艦的Core i9-12900KS版本。 i9-12900KS沒意外就是12900K的官方特挑版本,配置同樣會維持8+8/24T設計,配有30MB L3快取,但在擁有更好的體質下,CPU單核(P Core)最高將可比12900K還要高出300 MHz來到5.5 GHz,其餘規格雖還是未知數,不過既然時脈有所提升,在其餘架構沒改變的情況下,功耗勢必也會提高,有傳言12900KS基本TDP可能會來到150W,比12900K高出25W,PL1功耗很可能也會超過目前12900K的241W。 i9-12900KSup to 5.50 GHzPBP 150WUSD 750 ~ (。´・ω・)?— 188号 (@momomo_us) February 14, 2022 至於價格方面,據傳12900KS會來到750美金以上,並有大神曝光兩份國外零售商清單,可以看到12900KS定價於780.79、791.74美金,比12900K還要高出約27%上下。 不過12900KS定位在於專業超頻玩家,藉由更好的體質能超頻跑出更佳的成績甚至破紀錄,對於一般高階遊戲玩家來說,若沒有要特別超頻其實12900K便完全足以應付,在遊戲上兩者差距相信不會太大、甚至可能無感,再者,原本12900K就已經需要360水冷才能壓制,更高功耗的12900KS在溫度表現上恐怕會更加驚人(笑)。 但不管如何,這只是網友們的傳言,假設那兩份零售商清單屬實,那實際產品問世時間相信已經不遠,究竟這位旗艦大哥表現如何很快就能見真章。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真的要玩代工了啦,傳Intel將以60億美元收購半導體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
到目前為止,即使我們仍處於缺晶片窘境,半導體代工的市場還是一直由台積電主導,不過Intel在2月8號時廣發新聞稿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打造晶圓代工創新生態體系,簡單說就是用來強化自家的代工業務,但根據最新消息看來,這波強化代工似乎看起來沒這麼簡單。 《路透社》報導指稱,Intel以約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以色列半導體代工廠Tower Semiconductor,但目前仍在談判過程中,假設談判順利的話,此筆交易案最快將在本周對外公布,不過目前Intel與Tower Semiconductor皆沒有回覆此相關訊息,;除此之外,Intel於今年還將花費250至280億美元來提高產能,以及俄亥俄州200億美元擴產與10年10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 Tower Semiconductor成立於1993年,並在1994年成為上市公司,目前為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代工廠,於美國設有晶圓廠之外,在2014年與Panasonic合資成立新公司之後,Tower Semiconductor擁有合資公司51%的股份,因此Panasonic 3座半導體工廠也在Tower Semiconductor手上,因此,Intel假設收購成真的話,將可以提振在半導體代工方面的影響力。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想要更高的處理器效能還要解鎖DLC,Intel可能在研究CPU的額外付費功能
現今軟體和遊戲充斥著DLC、訂閱、微課金項目,相信大多數玩家早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但萬一有一天這樣的額外付費內容延伸到硬體設備上,而且還是處理器、顯示卡這一類核心設備上的時候,各位又能夠接受嗎?近期有爆料指出,Intel很可能在研究推出名為Software Defined Silicon (SDSi)的付費功能到未來的Xeon處理器上。 Intel其實並不是第一次想推出付費DLC項目,早在2010年的時候,官方就曾經想對Sandy Bridge中的Core i3-2xxx系列提供付費解鎖更高時脈和快取的服務,只是當時光是這個消息一走漏就引起譁然和玩家們的不滿,致使Intel取消了這項計畫。 Regarding SDSi:It’s not the first time Intel is trying something like Software Defined Silicon. There was the Intel Upgrade Service in 2010 where Intel did add some higher clocks and additional cache to certain Core i3-2xxx (Sandy Bridge) SKUs.https://t.co/poCFbGT81D— Andreas Schilling (@aschilling) September 28, 2021 ▲Intel可能會推出SDSi服務,讓企業可以付費解鎖更多功能。 至於這個Software Defined Silicon (SDSi)服務則是面向企業端,預計會在Linux 5.18版上線後推出,開通服務後能夠讓Xeon處理器支援更多功能,例如更大的記憶體的支援性提升到4.5TB、開放Intel Speed Select Technology功能等,其他預計會有的項目包含: L-支援大型DDR記憶體,上限可達4.5TB M-支援中等DDR記憶體,上限為2TB N-虛擬化網路功能(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S-搜尋服務 T-溫度功能 V-更高的虛擬主機數量 Y- Intel Speed Select Technology技術服務 從上述的項目中我們不難能看出,Intel的SDSi應該會是讓企業用戶依照實際需求來去選擇解鎖的項目,雖然說目前還不知道這樣的解鎖服務何時會上線,但不出意外的話,預計今年推出代號為Sapphire Rapids的新一代Xeon處理器將可能首當其衝的成為第一款試驗版。 不過如果這項服務未來真的推出,除非Xeon本身在價格上足夠優惠,否則一台動輒百萬的伺服器買回來還是閹割版的,相信不管是誰大概都很難接受吧!只是又換個方面來說,假設Intel真的在企業端推行成功,說不定就有可能向下延伸到消費級Core i處理器,例如花錢才能解鎖Core i9的最大頻率上限、解鎖E-Core效率核心之類的… (想賺錢想瘋了嗎??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專利出售、執行長不願意把黑莓用在另外一款手機上,自帶實體鍵盤的5G黑莓機不會來了
BlackBerry OS系統已經於2022年1月4日終止服務,包含BlackBerry 7.1 OS 及前代版本、BlackBerry 10、BlackBerry PlayBook OS 2.1也不再提供服務,意思就是說,連打電話傳簡訊都沒辦法再用。 可在2021年時就傳出將自帶實體鍵盤的5G黑莓機呢?直到1月初時,OnwardMobility還發出新聞稿表示,5G黑莓機還沒死、只是延遲了而已,不過會搭載Android系統問世,但於二月初的時候,OnwardMobility以6億美元的價格將握有的手機專利通通出售掉了,也就是說OnwardMobility正在逐步遠離自己作為手機研發商的身分。 如今根據《Android Plice》的報導,CrackBerry的創始人Kevin Michaluk指出,OnwardMobility所擁有的BlackBerry商標使用權已被取消,另外《Android Plice》還補充說,BlackBerry執行長程守宗不願意再讓黑莓的名號用在另外一款智慧型手機上,因此至今不見蹤影、連諜報照都沒流出的5G黑莓機,已經不必再等了,5G黑莓機將無緣與各位見面了。 而在2020年取得BlackBerry商標使用權的OnwardMobility,是否還會在無法使用BlackBerry的情況下,研發出非黑莓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呢?目前還沒有相關消息,而OnwardMobility的網站與社群軟體中,除了那則解釋黑莓機未死的「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we are not dead.」新聞稿外,就再也沒有提到關於黑莓機的事。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蘇媽也要出手買買買,AMD已獲批准收購Xilinx半導體公司
相較於NVIDIA想要收購Arm遇到重重阻礙而最終以失敗收場,AMD在花錢併購的這條路上顯得暢通許多了,近期全球均已經批准AMD的收購申請,將以股票交易的形式收購Xilinx(賽靈思)這間具有相當傳奇色彩的半導體公司。 AMD在前年2020年10月的時候宣布要對Xilinx進行收購,預計花費350億美元買下74%的股份,而在2021年4月的時候,Xilinx的股東們同意了這項收購案,最終在獲得全球主要國家單位的評估和允許後,這樁歷時近一年半的交易將於下周2月14號的時候全數完成,此後AMD就是Xilinx的最大股東。 這樣的合作無疑地將為AMD在晶片設計能力上更添助力,透過Xilinx多元的晶片設計經驗,幫助AMD在晶片的打造上能夠應用在更多的領域場合之中,進而壯大自家的影響力,特別是近期有研究指出,AMD的晶片市佔率創下近15年的新高,原因就是自家的Zen系列架構處理器在遊戲機、伺服器、行動裝置上獲得了廣泛的使用。 Xilinx最早成立於1984年,是第一間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更是FPGA、可程式SoC及ACAP的發明者,對於現代科技發展可說是功不可沒,目前Xilinx的主要業務包含消費級、汽車、雲端等領域,也有在5G網路的開發上進行布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